鼓風機、電動機、循環(huán)水泵、振動篩,正在車間工作的李鵬程對每一個機械設備都了如指掌。今年榮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榮譽的后英集團海城市環(huán)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李鵬程,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“工匠先鋒”。干過上料工、燒結工,當過班長、股長的他,扎根鎂質耐火材料生產一線二十余載,以精湛技藝、創(chuàng)新思維和熱忱擔當,在平凡崗位上書寫出不凡業(yè)績。
公司生產車間里,李鵬程正在和同事檢查鼓風機、電動機、循環(huán)水泵的運行狀態(tài)。他仔細查看每一個數據,不落下任何一個細節(jié)。穿梭于車間、庫房、化驗室的他,熟悉鎂砂生產工藝的每一個流程。2000年加入后英集團的李鵬程,從基層上料工、燒結工做起。面對鎂石產地不同、含鎂量不同、燒制條件各異的復雜生產情況,他扎根車間,將北山、華峪等地礦石的特征特性及大同煤、重油等不同燃料的熱值參數牢記于心。經多年鉆研,他摸索出最低消耗、合理配比”的燒制工藝,成為工友認可的“鎂砂燒制專家”,并憑借過硬技能和帶頭作用,從班長逐步晉升為車間主任。
公司采用重油燒成工藝初期,冬季窯爐產量不穩(wěn)定,眾人歸咎于天氣寒冷,李鵬程卻通過現場觀察、查看資料、校對指標發(fā)現,是輸油管道較長、散熱快導致重油黏度增加,燃燒熱值不佳。他建議給管道加包保溫棉,建議被采納后,窯均日產甚至超過夏季。
擔任車間主任后,李鵬程瞄準燃料革新,外出學習后提出利用低檔煤生產煤氣焙燒中檔鎂砂的建議。公司投資200萬元建成首個煤氣發(fā)生站,經他多次試驗成功,在窯均日產不下降的情況下,每噸產成品成本降低約150元,單窯每天可降成本2萬元。他在污水綜合處理、布袋除塵等工藝上也成果顯著,提升了企業(yè)環(huán)保水平,成為行業(yè)節(jié)能增效標桿。
李鵬程秉持“以廠為家”理念,針對企業(yè)生產管理不完善之處,直言不諱提出想法。他推行“以舊換新、修舊利廢”模式,將車間管理細化到部件更換日期、損壞原因追溯等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他帶領下,車間材料庫年年獲評“五型班組”,修理組工具擺放整齊、環(huán)境整潔,成公司標準化管理樣板。
李鵬程從集團勞動標兵到今年榮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稱號,始終謙遜,堅守車間一線。他用行動詮釋“勞動最光榮”,展現基層勞動者的質樸堅韌與新時代工匠的創(chuàng)新擔當。
李鵬程表示,鎂質耐火材料生產是海城地區(qū)的重要支柱產業(yè),后英集團在世界鎂質耐火材料生產方面,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。資源得天獨厚,賦能責無旁貸。榮譽加身,責任更重。未來,自己愿傾盡全力,加倍專研高純鎂砂生產工藝,在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、增產降耗方面再立新功,扎根崗位,續(xù)寫奮斗篇章,不負“勞?!敝?。